舒城县:科技助力服务下延 践行利民便民宗旨
舒城县扎实开展领取待遇人员资格认证工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切实保障广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舒城县人社部门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优化认证流程、拓宽服务渠道,多措并举织密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用实际行动践行利民、便民的服务宗旨,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科技助力,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过去,资格认证往往需要待遇领取人员亲自前往村社区或经办机构窗口,排队等候,耗时费力。为破解这一难题,舒城县人社部门积极拥抱“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大力推广线上自助认证。
推广手机APP刷脸认证。大力推广“皖事通”等线上服务平台,待遇领取人员只需在手机上下载“皖事通”APP,按照提示进行人脸识别,短短几分钟即可完成认证。这种“指尖上的认证”方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群众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就能完成认证,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参保群众,特别是为异地居住、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提供了极大便利。
强化数据共享静默认证。舒城县人社部门与公安、民政、医保、司法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比对机制。通过对不同部门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及时掌握待遇领取人员的生存状态,真正实现了群众在零感知、无打扰情况下的静默认证,将服务从人找服务转变为服务找人。
二、服务下延,让“上门服务”温暖“特殊群体”
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对那些因高龄、病残、行动不便等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特殊群体,我县坚持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开展暖心上门服务。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高龄、重病、残疾等行动不便的待遇领取人员主动上门提供一对一的人脸识别认证服务,将暖心服务送到群众家中、送到病床前。一句句耐心的指导,一次次真诚的上门,不仅完成了认证工作,更传递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通过科技助力、服务下延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将爱民之心、利民之意、为民之举落到实处,使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不断提升城乡居保领取待遇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智能问答
皖公网安备 34150202000119号